edp课程网
高层培训EDP门户网站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 Service Platform
旧版EDP   手机版 WAP
 
检索:
 

拧在一起的商学院与企业

更新时间:2009/4/7 17:54:34  受关注度:12008 来源: edp资讯
 
拧在一起的商学院与企业
 

商学院与企业就好像一根绳中的两股线,最终会不分彼此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层管理培训(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简称 EDP)的一堂课中,一位学员的发言引起了杨斌教授的注意。课间,杨斌教授跟这位电动自行车企业的掌门人说:“我对你们企业的发展情况很感兴趣,你看咱们是否可以共同开发一个案例?”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杨斌教授在上课

这种商学院与企业的互动,在以前是没有那么密切的。七八年前,商学院跟企业就好似两条平行线,商学院教授的课程跟企业联系不大。随 EDPEMBA 的兴起,双方慢慢形成“拧麻花”的关系,成了一根绳中的两股线。这两股线开始的时候朝两个方向,但以后更多的时候是彼此接近,最后越拧越紧。最后总有一个阶段,人们很难说商学院和企业谁是谁,它们之间会不分彼此。

曾有企业家质疑商学院的作用,认为上不上商学院对经营企业帮助不大。说此话的多为小有成就又没有在商学院学习过的企业家,他们坚信“实践出真知”。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说,自己从小就不是一名“好学生”,而且一直认为企业家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但他到长江商学院学习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发现教授们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方法─‘原来我们是可以这样去考虑问题的!’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最大的收获。”

张子芳是分管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党委书记,也是南航参加清华经管学院 EMBA 学习的百位学生之一。最初,他对公司花这么大力气送员工去学习存有疑问,但整个课程学下来,他感到“很值”。他说,过去同事们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基本局限於本行业,考虑问题也是眼於本行业,但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需要的是全球化视野。通过学习,大家感到站在了新的高度,开始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思考、认识问题,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决策模式和方法也要符合市场规律。张子芳还感到,清华经管学院的学习是“求错”,追求的是企业管理过程的不断深入和提升。另外,企业高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的管理知识呈现局部化、区域化特点,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而 EMBA 课程的学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

EMBA、EDP 让商学院紧紧抓住企业

杨斌是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又是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上世纪 80 年代曾就读商学院,见证了国内商学院与企业关系的演变。他说,过去国内商学院的教学,包括课程、教授内容和方式,带有仿照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而不是具有职业学位应有的特征。即使是到了现在,在商学院与企业的关系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商学院相比,国内商学院仍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在商学院的不少项目中间,还存在一些“制造导向”的情况,而不是“雇主导向”。在跟企业关系方面,欧洲许多商学院喜欢用“开发”一词,认为商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发管理才能,是一个流程的不同环节;北美商学院喜欢用“培训”,强调商学院服务於企业的色彩;而中国喜欢用“教育”,是教育者主导的方式,商学院培养出什么人企业就用什么人。至於案例教学,杨斌记得很清楚,当时能有一个肯德基在中国做生意的案例就不错了。

促进清华经管学院跟企业联系更紧密的一件事,是 2000 年学院顾问委员会的成立。许多世界顶级跨国公司掌门人、国际知名商学院院长的加盟,带给清华经管学院很大的改变。当时,哈佛商学院院长了解清华经管学院后说,学院在结构上还存有缺失,就是没有 EDP 项目。EDP 不只是商学院创收和加厚教师待遇那么简单,国内商学院要想变成世界一流,EDP 和 MBA/EMBA 教育就是商学院的两条腿。EDP 有三项职能:一是更好地使商学院服务於经济和企业界;二是商学院吸纳最新颖的商业实践,并使教授们与企业界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三是为商学院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在普遍开展EDP 之前,商学院缺乏跟企业的联系渠道,当时的 MBA 学生并不是企业的主流管理者,教授研究企业更多的是以点对点的方式。EDP 则让教授们开始以点对面。除 EDP 外,EMBA 的开展,更是给国内商学院带来了新变化。杨斌说,与 MBA 相比,EMBA 带给商学院和企业界的联系有天壤之别。国内 MBA 学生入校前基本上没有处在有发言权和竞争力的岗位,甚至一些人为了职位生涯变换而选择读 MBA 学位;而 EMBA 是在 MBA 教育方兴未艾之时兴起的,EMBA 解决的是已经在商业实践中获得相当成就而自己从未接受过商业教育的一群人。

清华经管学院第一批 EMBA 学生超过 80% 以上是企业创始人或国企领导班子成员,其他商学院的情况也是如此。长江商学院属於后起之秀,MBA、EMBA、高层教育项目(EDP)几乎是三管齐下。院长项兵说,截至 2008 年 11 月,长江商学院的 EMBA、MBA、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已经分别招收 2,000 余人、数百人和近万人次,其中 EMBA 的学生来自中国及世界知名公司,80% 以上担任副总裁及以上的核心管理职位,这是欧美国家的商学院无法比拟的。

这些重量级的企业实权派来到商学院学习,本身就是商学院与企业界联系的直接纽带。项兵说,“我们在讲授一些企业案例时,其总裁或者副总就在班上,他们的现身说法对案例的研究帮助很大。”

案例教学的应用程度是判断商学院与企业联系是否紧密的一项指标。在没有 EDP 和 EMBA 之前,国内商学院使用的案例超过 90% 来自北美国家的商学院,对於这些案例,许多学生会问: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中国的现象?它们所启发学生认识到的商业逻辑跟中国实际的商业逻辑是否有本质差别?对此,教授们会有一些解释。在杨斌看来,这些解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限於当时的情况只能如此。现在,有了 EDP 和 EMBA,国内商学院在案例教学方面的变化很大。长江商学院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有西方成熟公司的典型案例,又有长江商学院自行开发的国内企业案例。

杨斌采用的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库的招商银行案例,正是因为行长马蔚华参加了学院的培训班。某些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入选案例心存疑虑,觉得写案例是揭示问题,是揭短。马蔚华学过案例后才真正了解案例的作用─会使来自各行各业的高管对招商银行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通过剖析自己企业,总结成案例,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参加了长江商学院的学习,他说,“在全年课程中,我只缺半天课,我认为公司业务再繁忙,也比不上我在长江商学院的学习重要;上课时,我会把学到的最新观点用手机短信发给公司高管,下课后我会再与他们通话,用学到的知识来重新评论公司业务。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我把光线的战略模型拿出来做了案例─尽管披露了许多企业机密,但我得到了更多。”

在案例教学中,许多人喜欢研究新案例,认为新案例跟现实联系更为紧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杨斌说,对新案例与旧案例的比例,有教授做过 19 年的跟踪,结论是案例既要有经典的,又要有时新的。新案例虽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一些企业问题并不能很快得出结论。以前有一个叫“日产公司 2002 年惊变”的案例,当时陷入困境的日产公司在新总裁上任后,首先做的是削减成本,而最先被砍的是一些研发预算,因为这块费用被砍后一两年不会显示后果,但是五年、十年后肯定会对公司的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当时看,日产公司的变化很惊人,写成案例也很典型,但时间太短,有些问题没有反映出来。

杨斌常用耐克公司在 1978~1982 年的案例,有些学生认为耐克公司已经很知名,这个案例也太陈旧。实际情况不是如此,当时的耐克公司还没有现在的李宁公司大,阿迪达斯公司的规模比耐克要大几十倍,耐克公司当时的处境跟现在的许多中国公司很像,就是在一个巨无霸竞争对手面前,如何从本土做起,最后变成一个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这个案例非常值得现在的中国企业学习,反倒是再写耐克后来情况的案例意义不大。

既有互动又有引领

清华经管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在与企业互动过程中,注重研究普遍规律,不局限於某个企业案例研究。项兵觉得,再伟大的企业也是一个企业,就好像一棵树,长江商学院要做的是研究森林,研究普遍规律。

除与企业互动外,长江商学院目前做得最多的是引领工作。项兵说,长江商学院的研究眼未来,至少往前看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诸多问题,有些事情由中国企业实践完成,有些问题则是由商学院研究出来,然后指导企业实际。

四、五年前,项兵就提出过“新洋务战略”。现在云南白药公司正在实施的战略就是“新洋务战略”的具体体现。云南白药公司将白药加入创可贴中,改变了创可贴市场的价值链,创可贴市场竞争由纯粹的止血转向治疗层面。“白药”保密配方与顶尖医用材料科学技术的结合,颠覆了创可贴等产品传统的竞争模式。不仅是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在整个产业领域整合全球资源,与美国 3M、爱尔兰 Alltracel、德国拜尔斯多夫及日本、台湾企业等众多顶级巨头进行合作,使白药创可贴、白药膏、白药面模均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品牌。云南白药公司董事长、总裁王明辉看到项兵的研究后说:“项教授你讲的问题正是我们最近几年实践的内容,整合全球资源,打赢了这一仗。”

近段时间,长江商学院对日本企业做了一些研究。其中一个研究主题是日本企业的精益制造,主要研究精益制造的内涵,它是否存在文化问题,看看它除了适应日本人之外,是否还适用於其他民族。二是日本三类家族企业转型问题。第一类,东京家族企业逐渐演变成现代企业;第二类,京都很多家族企业变化不大;第三类,大阪的家族企业经过 30 多年,走向了职业管理之路,然后股权分散,最终绝大部分都衰败了。项兵说,这三类家族企业的演变过程,正好对中国家族企业的未来之路有启迪、借鉴作用。

中国家族企业未来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有多元化、接班人问题等。长江商学院通过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家族企业来找寻答案,这些工作国内单个家族企业可以做,但肯定没有商学院做得深入和专业。比如,法国许多企业 N 代人都做香水或者红酒,心无旁骛,很专业,也很专注,这么多年他们为什么一直坚持下来,没有进行多元化?一代一代怎么传承?接班人个人兴趣和家族兴趣不一样时怎么解决?家族到了 1,600 多个股东时,如何保证公司治理到位?

商学院助企业再上台阶

学习有两种境界:渐修和顿悟。企业家到商学院学习可能抱不一样的目的,但商学院把各行各业的企业高管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对商业发展可以起到一种促进作用。项兵说,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最重要能力是相互学习的能力,以及向全球学习的能力。张子芳感到,在学习互动过程中,不是你讲我听,而是他讲我听、我讲他听,学生讲老师听,学生跟老师的思路走,老师也跟学生的思路走。大家相互间起一种促进作用。

商学院的学习,不光对参与的学生是一种促进,对学生所在的企业也有所帮助。近两年,清华经管学院增长最快的是企业内训,也即企业定制课程,这种课程让教授们更深入地介入到具体企业中去。杨斌说,曾有两家企业 90% 以上的高管在一个内训班学习,学习安排很紧,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晚上还要针对白天上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中国移动公司内训班,几乎把各省级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各部门的总经理集中在一起,和教授一起就自己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南航 2008 年开展的薪酬调整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南航董事长刘绍勇(现已就任东航总裁)认为这与高管到清华大学学习有关系。商学院实际上起到了帮助企业再上一个台阶的作用。

商学院与企业互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杨斌前不久到哈佛商学院授课,看到那正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这次金融危机中商学院应反思什么?哈佛商学院师生对此思考很多:商学院教育中是不是过度夸大了虚拟经营的作用?是不是过多强调了短期回报?是不是忽视了对实体经济的关注?杨斌认为,中国商学院又何尝不是如此。商学院中开得最多的是金融方面的课程,学生报名时也愿意选择这些课程。溢达集团主席杨敏德女士说,如果一个 MBA 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的手弄脏弄黑,那么经济怎么还会持续发展?杨斌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严肃,像杨敏德所在的全球知名纺织代工企业居然吸引不到中国最优秀的商学院毕业生,这说明整个商业界和商学院普遍存在浮躁情绪。商学院毕业生怎么更多地到实业界中去,也应是商学院反思的重要课题。

拧在一起的商学院与企业 

电话:O1O-8243115O

如有相关问题,请您电话或微信联系我们...


上五条同类新闻:
  • 绩效指标体系设计中的跨层次整合-丁宁宁
  • 走向全球投资新时代的风险防范-樊纲
  • 郭励弘:破题私募股票市场
  • 格瓦拉风行之谜
  • 反思田文华之罪


  •  
        清华厚德艺术投资与管理研修班
      北京大学金融与期货投资研修班
      《数据资产》专题研修班
      人力资源CHO高级研修班
          中央财经大学《私募PE》研修班
        中国建筑业EMBA高级研修班
      环保企业CEO高级研修班
      矿业能源投融资与管理高研班
      能源产业链500强企业高端班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领军人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