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养鱼”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生物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同时也是我国最有希望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大有作为的产业。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生物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喜有忧,一些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对刚刚开始崭露头角的生物医药产业,国家要实行“放水养鱼”的政策,鼓励其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催热生物产业
  生物技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北京凯因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周德胜说,尽管企业创新之路坎坷不平,会遇到很多预料不到的困难,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个企业如果不去创新就会被淘汰。
  2006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创新水平如何?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有关负责人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06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同比增长21.7%。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其中,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增强,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
  二是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世界上第一个、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重大创新药物获得生产许可。H5N2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基因重组病毒灭活疫苗、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等一批动物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生物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我国生物制品出口(以出口交货值计)67.78亿元,同比增长30.61%。生物农药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跨国公司向我国的产业转移,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2006年,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从29家快速增加到42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一批中古生物技术产业化合作项目开始实施。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与美国PATH(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签订了乙型脑炎项目国际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2006~2025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将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省市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初具影响。目前,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有40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入园。北京亦庄医药园聚集了80多家医药企业,2006年产业规模占全市生物产业的30%左右。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聚集了葛兰素史克、强生、施贵宝、罗氏、扬子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医药企业,综合性研发机构数量不断扩大。深圳初步形成了以一批大企业为龙头的高档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检测仪器及诊断试剂五大产业链。广州科学城聚集了115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从生物技术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产业链条。
  产业快速发展遭遇瓶颈
  生物医药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比传统中药和化学制药所面临的问题更多一些,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说,生物医药是新兴产业,起步比较晚,创新研究方向是治疗领域比较窄的疑难杂症,因此,较高的回报伴随着高投入和高风险。由于生物医药是新生事物,成长过程中在所难免的就会遇到各种新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专家们指出:
  第一,经济效益较低,成本上涨和药价下降双重压力,使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去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次药品降价,但实际结果是医药企业成了降价的最终承担者,在市场竞争加剧、原料等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等压力下,必然导致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直接影响医药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也迫使一些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开始选择走合资的道路,生物医药自主发展能力下降,产业安全存在重大隐患。长期看,这种状况不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二,生物产品管理、政府采购、投融资与财税政策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生物产业的社会效益远高于产业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迅速形成。这是一个好的趋势,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解决新兴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难、产业技术发展滞后、初期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比如,目前生物农药、生物基材料等产品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石油基材料等产品相比,价格较高,不具有竞争力,需要在财税、市场培育等方面制订扶持政策措施。
  转变方式实行“放水养鱼”
  综合我国生物产业整体状况,专家预计,2007年我国生物产业工业将会继续保持17%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物产品市场将会快速增长。从国际环境看,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将加快向我国转移。对于我国生物产业近年来发展的轨迹以及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前不久发布了“国家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由此推动和促进我国在该领域不断创新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紧紧围绕这一规划,国家发改委提出了2007年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加快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加快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贷款担保机构发展,着力解决生物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要对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产品进行适当补贴,制订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三是要加快培育生物产品市场,完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要加强生物产业发展的统计分析,监督生物产业发展的趋势,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组织实施生物产业重大专项,引导生物产业高水平、规模化发展。一是要根据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创新药物,加快产业化步伐,促使生物医药高水平发展。
  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机制。在行政性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要研究解决价格虚高的根本办法。要加快药品垄断经营和新药审批改革等问题,必须从药品生产、流通、价格等环节进行综合治理、统筹考虑。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品,大力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注医药合资企业独资化的趋势。当前,医药行业外商投资发展呈现出从简单的加工分装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的新特点:一是为降低生物医药研发成本,发达国家的跨国制药企业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研发环节的步伐明显加快;二是外资通过合作、收购、兼并等合法的资本运作手段,攫取我国即将成熟的科研成果;三是外商投资越来越多地采用独资方式设立企业,或通过收购中方股东的股份对原有资企业实现独资,合资制药企业呈现出独资化趋势;四是外商投资开始快速进入药品流通领域,比如合资建立医院。上述趋势表明,跨国企业正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进入我国医药领域,这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跨国企业有可能形成一个从生产、研发到流通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使我国制药企业面临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胡文华

 
首页 -> 来源: 中国医药报 -   “放水养鱼”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电话:O1O-8243115O

如有咨询、报名等事宜,请您先认真填写以下表格 一个工作日答复...

主 题: *您提交的主题
类 型: *请选择提交信息的类型
姓 名: *必须填写
E-mail: *请填写有效电子邮件
职 务: 如:HR主管
地 址: 如:湖南长沙***公司
电 话: *必须填写

提交信息:[请注意适当使用Enter键来换行] 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