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项目 | 课程系统 | 首页  
 
 
学习咨询电话:
O1O-8243115O
□ 网 站 目 录 □
EDP新闻     
业界动态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知识库     
相关政策     
北京大学总裁班项目
高端培训项目

=== 行业、特色类===
 
=== 金融、财经类===
 
=== 商道、经管类===
 
=== 经典管理类===
站内检索:
     

电力改革又见内部人控制 消费者多掏1600亿


最近更新:2007/6/1 15:54:14 受关注度:7030 来源: 人民网/市场报
打印本页 文字 〖 自动滚屏
 电力改革了 消费者凭什么还多掏1600亿?  
 
  日前,中国三峡总公司下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一位人士透露,三峡电站计划外的发电量将达到458亿度,他们必须为这些富余的电能找到出路。国家电监会的一位人士对此表示,在电力供求关系已基本从紧张转向相对宽松之际,重新启动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前两年电力紧缺时,各地都抢着要三峡电,但目前有关部门却要为三峡电站计划外的发电量“找婆家”。三峡电能在电力市场上的景遇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国内目前电力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改变,这为电力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但是在目前已经形成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前,即使电力改革提速,改革的结果会如何,也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

  2002年启动电力改革以来,消费者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我国电力行业由于技术构成的进步,发电装机容量的平均造价也从2002年以前的5000元/千瓦下降到了4000元/千瓦,平均下降1000元。据专家测算,2003年至2005年,节约了1400亿的投资。然而这巨大投资成本的下降带来的却是电价的不降反升,消费者们为接连上涨的电价多掏了钱。2004年每度电平均上涨了2.84分,2005年平均每度电又提高了2.52分。以2004年全国售电1.7万亿度电、2005年全国售电2万亿度电匡算,消费者多支付了约1600亿元,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三峡大坝的总投资。

  在电力改革的背景下,电力行业自身节省的1400亿元再加上消费者为他们多付出的1600亿元,整整3000亿元成为电力行业的盈利!电力改革的目标本来应该是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质优、价廉、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可是电力改革的结果却是消费者多掏钱,出现长达3年的电荒。当然,有人会辩解说这些并非都是电力改革本身的错,有的甚至是电力改革不到位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偏离其本来目标的电力改革难辞其咎。

  电力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如电力专家言茂松所说,现在的电力体制改革偏离改革的初衷,渐渐成为利益集团利益再分配的过程。电力行业的所谓改革,往往是内部人控制。电力行业作为垄断部门,必然利用先天获得的优势地位千方百计抵制对自身利益的削弱,甚至通过扭曲改革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诸多事实证明,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必然偏离改革的既定目标,有时甚至会走向反面——特别是在改革要革自己的“命”的时候。中国针对民众的改革大多已经进行,但是针对自身的改革,包括垄断行业的改革,政府体制的改革,要么雷声大、雨点小,要么根本没有破题。秘密就在这里。

  如何把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变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的改革,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改革的过程中来——这是电力改革成功的保证,也是中国下一步改革必须采取的路径。

 

电力改革又见内部人控制 消费者多掏1600亿     

电话:O1O-8243115O

其他问题、索取资料 】:请填写以下信息,相关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您!

请您尽量详细填写以下内容,以便工作人员给您更确切答复!

主 题: *您提交的主题
类 型: *请选择提交信息的类型
姓 名: *必须填写
E-mail: *请填写有效E-mail
职 务: 如:HR主管
地 址: 如:湖南长沙***公司
电 话: *必须填写

提交信息:[请适当使用Enter键来换行] 在2个工作日内答复您的问题.
    

       


上五条同类新闻:
  • 调控风暴逼近 垄断行业高工资阶层利益受影响
  • 发改委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剑指垄断高收入
  • 全球能源稀缺 中日能源之战无法避免
  • 人民币破七下的中国企业经营之道,研讨会|培训课程
  • 2006年必关注的10大前沿观点

  • 下载: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报名表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考试  
    下载:北京大学高级研修班报名表 物流师\高级物流师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