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软件需求分析最佳实践》通知
各会员单位:
为了帮助会员企业建立高质量的软件工程文档体系,提高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的文
撰写能力和软件企业的文档管理水平,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特举办“软件技术文档撰写高级实战培训班”。
本次培训属于协会为会员单位举办的“会员单位服务性培训”,非会员单位不享受此服务。
一、会员单位服务性培训简介
举办会员单位服务性培训的目的是在满足会员企业培训需求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企业培训支出。通过有效组织,对比商业培训,企业可以节省60%-70%的开支。
培训的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培训活动组织人员人工成本、场地租金、教师讲课费、教材费、税费。
会员服务性培训一般每月举办一到两期,本年度主题包括:软件过程管理、CMMI、软件度量、软件架构设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培训通知将在协会网站www.etc.org.cn定期发布。
二、培训对象
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工程师、系统设计人员及项目经理、软件开发人员、软件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对于软件需求管理感兴趣的所有人员。
三、课程简介:
第一天课程安排
计划时间 培训题目
上午 需求实践现状分析
1. 软件项目成败与需求实践
2. 软件需求和需求工程概述
3. 透过表象,分析本质(需求问题的诊断)
4. 需求过程方法论
5. 需求模式经验谈
需求捕获策略
1. 需求捕获策略
2. 需求捕获的主要障碍与应对
3. 需求捕获时的用户心理模型与应对之道
4. 需求协商的策略与技巧
需求捕获的主要方法与问题分析
1. 用户访谈的操作要点与误区分析
2. 用户调查的操作要点与误区分析
3. 文档考古的操作要点与误区分析
4. 情节串联板(原型法)的操作要点与误区分析
5. 现场观摩及变体的操作要点与误区分析
6. 联合开发的操作要点与误区分析
需求捕获的相关工具
1. 任务卡片
2. 场景描述
3. 需求捕获工具的选用、设计的核心思想
11:30-13:00 午餐和休息
下午 需求分析的方法
1.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2. 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3. UML表示法介绍与需求建模要点总结
4. 需求的原型制作
5. 业务流程,业务实体和场景分析
6. 非功能需求的分析
需求分析与建模要点与误区分析
1. 建模的目标与要点
2. 企业建模与需求建模概述
3. 建模工具的要点与选择
4. 流程分析的要点
5. 业务实体分析的要点
6. 用例建模的要点
第二天课程安排
计划时间 培训题目
上午 需求分析的后续周期:确定需求细节
1. 用例的类型(业务、报表、接口、技术)及应用要点
2. 业务类用例的细化
3. 分析业务活动细节:事件流 相关工具:活动图
4. 用户界面原型分析、约束与规则描述
5. 原始需求、用例、功能点之间的关系
需求分析对后期的影响
1. 需求分析结果对架构设计的影响
2. 需求分析结果对开发的影响
3. 需求分析结果对测试的影响
11:30-13:00 午餐和休息
下午 非功能型需求的处理
1. 性能、安全
2. 可靠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可用性
3. 设计约束分析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1. 从沟通、写作的角度提升水平
2. 需求规格说明书格式与内容
3.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策略与技巧
4. 需求规格说明书常见的模板
5. 基于CMMI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基于Agile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验证操作实务
1. 需求验证的主要手段分析
2. 需求评审的常见误区与应对之道
四、培训安排:
培训时间:2009年3月26日—3月27日 (2天)
培训地点:北京
五、授课老师
程老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讲师俱乐部专家,硕士毕业于中科院软件所,具有相当丰富的项目管理和开发经验。负责过多个大型项目管理、设计和开发工作。作为技术专家设计、规划或评审多个项目,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北京市商业银行内部信息系统、中央电视台通用信息系统、国家某部委内部业务系统、新华人寿银宝通业务系统、鄂尔多斯集团分销物流系统、中国建设银行系统安全集中、北京汉王科技基于SOA的WebOCR系统等,等,精通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对于软件需求开发管理、软件架构等具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口碑。
六、 费用标准及交费方式
1、 学费800元(含培训费、资料费)
交费方式:电汇至以下帐户
单位名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亚运村支行
账 号:110060210018001593612
汇款用途:培训费
2、 培训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七、 报名办法
请填好推荐表,并于2009年3月23日前传真或邮件至我协会,开班前我们将发送报到通知,届时请注意查收。
电话:010-86812221、86668251、82615215
传真:010-86668251、62651531
联系人:林先贵、郑裕
E-mail:zhengyu@etc.org.cn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
二○○九年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