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射频识别(RFID)技术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RFID标签作为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是电子识别技术的一次深刻革命,在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与供应链、安全防伪、人员跟踪与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亚太RFID技术协会与中航平盛(北京)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为推动RFI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决定组织RFID技术高级研修班,安排有工作实践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专家主讲,通过培训,学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RFID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技术,对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应用开发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主办单位:亚太RFID技术协会
2承办单位:中航平盛(北京)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3协办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
4时间: 11月21-24日(21日报到24日结束)
5地点: 上海海事大学
6课程内容:技术概论 设计技能 应用实践
7主讲教师:周文豪 博士 亚太RFID技术协会秘书长 (下述讲座内容的第一、二讲)
董丽华 博导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下述讲座内容的第三、四讲)
黄 勇 硕导 上海商学院教授(下述讲座内容的第五、六讲)
8 课程安排:研修班的六次讲座内容如下:
第一日 技术概论
第一讲, RFID的基本概念
1.1 RFID的原理、由来、得到重新评价的背景
1.2 系统构成(读写器、RF芯片、天线、中间件、网络)
1.3 频率(低、中、高、超高频、微波)和特征
1.4 RFID的国际标准(低、中、高、超高频、微波)
1.5 多读和防碰撞以及算法
1.6 抗干扰以及措施
1.7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8 环境保护及措施(再生、再利用、电波干扰)
1.9 近距离通信(NFC)
1.10 RFID相关技术:无限传感网络(WSN)、全球定位系统(GPS)、人员和货物跟踪
第二讲,EPC、物联网、国内外RFID经典案例分析
2.1电子产品编码(EPC)及物联网
2.2 RFID在重要领域(邮政、烟草、物流、军事)中的问题点和解决方案
2.3 RFID应用的辅助性技术手段(频谱分析、频率抗干扰、热敏重印)
2.4 RFID的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生产制造、食品安全、药品防伪)
第二日 设计技能
第三讲, RFID系统的组成和低/高频卡应用实例
3.1 RFID应用基础(概述,电磁学原理,数据传输,安全考虑,系统指标)
3.2 RFID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标签,读写器,天线,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
3.3 ID低频卡(125kHZz)应用实例(系统特点,组成,应用方法和程序设计)
3.4 IC高频卡(13.56MHz ,Mifare卡)应用实例(系统特点,组成,开发工具软件的应用)
第四讲, RFID硬件结构原理和超高频卡应用实例
4.1 RFID标签和读写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微控制器,天线,射频,测试)
4.2 RFID数据通信技术(接口,PC程序设计,中间件)
4.3 RFID超高频卡(900MHz)应用实例(系统方案确定,系统集成,应用程序设计)
第三日 应用实践
第五讲,RFID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应用
5.1 RFID在生产流水线、汽车装配线、电器装配线、产品包装业中的应用
5.2 RFID在仓储、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应用。
5.3 RFID在产品防伪中的应用
第六讲 RFID在安防和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6.1 RFID技术在危险品监控中的应用
6.2 RFID门禁管理
6.3 产品(食品)的跟踪与追溯的应用
6.4 实验演示
6.5 动手实践
9授课专家简介:
周文豪:工学博士,199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亚太RFID技术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主编。专业特长为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具有近20年在日本、美国的留学、博士后研究及企业技术管理、CEO的背景。任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在国外主持过多种非接触超精密自动测定机和自动识别设备的开发和实施工程,多年跟踪和研究欧美日物流发达国家的物流及RFID技术。
董丽华: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McMaster大学作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主持、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它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近20篇,出版著作及教材8部。先后获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术骨干”、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并入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现任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中国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委员、华东分会理事;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编委;美国内华达大学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目前主要从事RFID技术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和汽车制造业物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研发的RFID产品已应用到船舶动态监控、危险化学品管理、货品实时空间定位等领域。
黄 勇:教授,硕士生导师,1967年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40年来曾先后在山东大学﹑上海教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现任上海商学院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微计算机单片机学会理事,美国IEEE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微波和计算机硬件及其应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编或参编多本教材,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91-1997年先后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参加微波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项目的研究。1997年回国后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电磁波生命信息近程遥测研究”的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系统和射频电子标签(RFID)的应用。
10 授课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专题讲解,结合交流、讨论、答疑、实验、案例分析、上机操作等互动的方式。
11 收费标准:2200元/人(含资料、午餐、课时费、会后的技术支持),3人以上九五折优惠。
会务组: 孟玉兰
电 话: 010-82370012转805
手 机: 13718637481 传真 10-82370012内线808
E-mail: mengyulan1371@126.com
网 址: www.rfidsalon.com
文字文字文字